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即时报道亚洲和国际的评论、商业、体育、生活、科技与多媒体新闻,从世界各个维度报道世界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突发新闻等。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来源:联合早报中文网作者:邵湖心更新时间:2020-09-27 03:44:20阅读:

本篇文章2822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拉萨10月6日电:探索“亚洲水塔”——在世界屋脊追踪“江湖源头”

新华社记者鲁诺、王一鸥、王军、张怡宁

壮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冰核封住的“无字天书”和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前世”掩盖了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真相。

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在西藏启动。这是40多年来中国第二次对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科学研究。

目前,第二次青藏科学研究的“河湖之源”正在所有河流的源头——阿里地区进行。研究人员对冰川、湖泊、水文、气象、高山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地资源变化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调查,并从多个角度解读了“藏语码”。

聚焦“亚洲水塔”

在高原上初秋的傍晚,夕阳斜照在草原和冰川上,在地平线上留下一道金色的边界。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阿里里托县东茹乡阿鲁冰川前高高耸立着一面蓝色的旗帜——这是青藏高原第二个综合科研团队的队旗。“河湖源头”冰川和环境变化调查小组正在为科学研究做准备。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是印度河、恒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头。这里人烟稀少,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冰川冰冷,白雪覆盖的山脉闪闪发光,湖泊如镜,河流奔腾向前...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里的一些冰川已经退缩,高原冰川湖已经崩塌,洪水频率增加,出现了冰崩等新的灾害...

“青藏高原的变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亚洲水塔”会是什么样的威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坦东院士说:“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变化过程并提出对策。”

冰川、河流径流和湖泊状况是评价“亚洲水塔”水资源安全的关键。“河湖源头”冰川与环境变化调查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吴广建表示,冰川加速融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河流下游的水量,但从长远来看,冰川处于流失状态,这将导致冰川水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随着冰川融化的加速,冰湖崩塌、冰川泥石流等灾害可能会更加频繁。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为了弄清“水塔”中的水的现状,探险队爬到海拔6公里以上的冰川上,或航行在广阔的高原盐湖中,或追逐着无尽的河水,记录温度和深度,并测量径流和湖泊面积...

“将这次科学研究的新收集的数据与197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科学研究进行比较,并对高原环境的变化进行量化,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湖泊研究,它是关于水量、面积和水质的数据。”“河湖源头”湖泊调查小组组长、中科院副研究员王军波表示,基础数据补充完善后,整个区域的环境变化可能一目了然。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此外,“江湖源”考察队还将从冰芯和湖芯中读取环境演变信息,推断该地区在漫长历史中的气候变化过程,破译其规律和控制因素,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的影响,为守护“亚洲水塔”提供决策建议。

探索地球的屋顶

阿里河湖调查是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研究的第二站。根据计划,今年,科研小组还将深入南亚陆路,与尼泊尔等国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在探险队中,国际球员的“外国”面孔已经出现。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总负责人许说,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科学家将继续出国。“此次检查将涉及中亚、伊朗高原和东欧等‘世界屋脊’地区。”

从4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的“单干”研究到今天许多国家的跨境合作,在青藏高原科研模式转变的背后,近年来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世界屋脊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从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到中欧和东欧的一系列山脉,这些山脉和高原横跨整个欧洲和亚洲,影响着欧亚大陆的气候、生态、资源和环境。

近年来,这个地区的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许看来,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青藏高原:“气温上升太快,全球气温每10年上升0.17摄氏度,而青藏高原则是0.3摄氏度或0.4摄氏度。西藏北部的降水量正在增加,但南部的降水量正在减少。”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许说,这些气候变化是始终引领科学研究的大问题。青藏高原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意义,可以用“带头动全身”来形容。

“河湖源头”生物生态变化调查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勇平将这种效应称为“溢出效应”——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启动区,湖泊面积和水量的扩大是否会影响北半球的干湿格局?“亚洲水塔”的冰川变化会改变许多河流的命运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对水资源的安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整个世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影响。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向青藏科学研究精神致敬

杨勇平选择了一个好的拍摄角度,在地上爬着,镜头对准了羌塘高原上一片不起眼的草地。

这种草,命名为紫色针茅,不仅能固沙,而且是牧草,广泛分布在寒冷干旱的藏北。杨勇平说,它最像青藏高原的探险队员——默默无闻,兢兢业业,适应了艰苦的环境,富有开拓精神...

1990年,25岁的杨勇平和他的老师一起参加了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现在,50多岁的杨勇平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又回到了高原。

杨勇平说,许多基础研究领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研究者应该像草一样顽强,也应该像草一样耐得住寂寞。老一代科学家团结奋斗、无私奉献、永不回头的精神需要有抱负的年轻人来传承。

杨勇平第一次参加青藏高原考察时,“江湖源头”冰川与环境变化调查组最年轻的成员当·李娇还没有出生。这位90后的女大学生第一次以冰川研究者的身份参加了野外调查。她走了10个小时,和有经验的老队员一起到达海拔5650米的冰芯钻探点。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这次旅行充满了危险。由于夏季气温上升,雪面下的冰层融化太快,当李娇和他的队友不得不在雪地上爬行。在海拔5400多米的冰川上,队友徐文也掉进了冰湖的雪面下...

即使在今天,科学研究中的危险仍然是科学研究人员需要警惕的威胁——隐藏在他们脚下的冰缝,突然的暴风雪,棕熊袭击营地...当许在山冰川被屠杀之前谈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然而,当提到一名在冰川中死亡的探险队员时,他泪流满面。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科学研究中的挫折冲淡了研究人员的意志。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滕旭在塞林做错事时遇到了一个巨浪。当他流浪了15个小时回来时,他的脸上仍然沾着湖中的盐。由于这场意想不到的风暴,他和他的队友不仅没能在湖底获取沉积物样本,而且在仓促撤退期间不得不在湖中留下三个锚...

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王军波感叹道:“科研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一天的工作没有收获,科学检查往往不会带来有价值的发现。”

像老一辈的青藏科研人员一样,今天的科学考察队员仍然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以便在他们枯燥而孤独的日常工作中获得最后的科学突破。

他们说,科研工作的条件不再像以前一样——没有人会回去,他们的信也不会寄出,他们也不会购买必要的高空作业设备,即使他们“钱不多”,他们也不会在几个月内吃压缩饼干、罐头食品和干菜...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然而,青藏科学研究的精神正在流传很久。

王军波说:“与四十年前相比,后勤保障水平提高了很多,工作效率和协调效率也应该提高。”

在羌塘高原上,一大片紫色的针茅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在神奇世界的屋顶上,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团队成员勇敢地攀登高峰,通过接力探索。

标题:探秘“亚洲水塔”——第三极“河湖源”科考追踪

地址:http://www.6st8.com/zbxw/12320.html

免责声明:联合早报中文网从世界各个维度报道世界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突发新闻等,本篇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18@163.com,联合早报中文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